□ 記者 馮倩楠
站在寶雞市隴縣固關古街上,兩側房舍青磚灰瓦、錯落有致,在青山綠水的映照下別有韻味。
方寸間一覽千年。固關鎮,少數民族群眾占全鎮總人數的14.7%,其下轄的固關街村,少數民族群眾占全村總人口的39.6%?;赝^去,回漢群眾在這里創造和傳承燦爛文化,邁入新時代,回漢兩族依然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譜寫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固關鎮和固關街村先后獲評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全國首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文化為橋
“鄰里鄰居,幫一把沒啥大不了的?!眲⑸傩鞘枪剃P街漢族村民,因為家里有拖拉機,干完了自家的活,經常幫一些家里缺少青壯年勞力的回族群眾犁地。有一回,一名回族村民生病,劉少星和固關街村黨支部書記楊寶祥連夜開車,將他送去寶雞市區看病。
王小平是一名回族村民,一次,一戶村民家中失火,王小平發現后,一邊大聲呼救,一邊接上水管,沖向屋內救人,不顧身上的衣服被燒著,和其他村民共同撲滅了火,也幫助屋內人員成功脫險。
在這樣一個回漢人口聚居地,各族人民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求同存異、互幫互助,在我們這里司空見慣。”楊寶祥細數村里的暖心事:回漢學生一起上學、回漢婦女一起跳廣場舞;誰家有了紅白喜事,都是全村一起參與;村里回漢通婚的夫婦已有20多對,不同民族組成了相親相愛的大家庭……
在固關鎮,像王小平這樣的民族代表人士、優秀共產黨員、道德模范等身邊榜樣,被召集組建成宣講小分隊,結合“文明新風進萬家”暨“四送”活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宣傳活動等載體進行民族團結宣講,以身邊人、身邊事影響帶動當地群眾。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公共服務中心、群眾文化活動場所,固關鎮廣泛開展戲曲表演、廣場舞展演、社火游演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將民族團結的真實故事改編成快板、小品,讓春節社火的喧天鑼鼓、農民豐收節的歡歌笑語,都成為民族團結的生動載體。
“多年來,鎮上村上的群眾從來沒有因為民族問題鬧過矛盾,一次都沒有?!惫剃P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蘇小輝說。
民生為本
“月工資基本在5000元左右?!苯衲甏禾?,少數民族群眾楊曉剛在固關鎮蘇陜協作春季就業幫扶招聘大會上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在固關鎮,像他這樣通過就業幫扶實現穩定就業的少數民族群眾已有100多名。
固關鎮始終把促進回漢群眾就業放在突出位置,連續多年通過搭建就業平臺、提供精準服務、開展技能培訓等措施,協調縣總工會、縣人社局、縣工商聯等單位,統籌推動公共就業服務提質擴面,在解決群眾“飯碗”問題的同時,也有力促進了民族團結與社會穩定。
“今年的招聘會,崗位主要集中在現代加工、建筑施工管理等方向。對于這種好機會,我們要保證人人通知到位,不讓大家錯過?!碧K小輝介紹,為了讓服務更精準、信息覆蓋更全面,工作人員會提前篩選符合當地注冊登記備案條件的企業;針對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通過微信公眾號、村級微信群等渠道發布招聘信息;對于重點人群,則由村干部上門通知、電話回訪,確保就業機會送到每一戶有需要的家庭。
民生福祉的改善體現在方方面面。過去,“泥巴路、土坯房,吃水全靠挑水郎”是固關街村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如今,各族群眾共享“四通四有”的良好生產生活環境——通水、通電、通路、通網,有安居住房、有增收產業、有旅游特色、有農貿體系。
楊寶祥介紹,近年來,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村上爭取各級資金3000多萬元,先后實施安全飲水、鄉村道路硬化等項目20多個,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固關鎮還持續開展“惠民工程促發展”行動,2024年投資1200萬元實施農產品銷售集散中心、生產生活基礎設施等惠民工程6個,在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同時,也推動著各民族共同發展進步。
產業為翼
“無濾鏡,找到陜西版《我的阿勒泰》了!高寒川只有14度!”從固關鎮旅游回到西安市,市民高芳在朋友圈發布了這個夏天自己找到的“好去處”。炎炎夏日,海拔1100米的固關鎮正迎來“清涼經濟”,這里依山傍水,加之打造了露營基地、古街客棧、網紅涂鴉墻等特色文旅項目,吸引了一批游客來納涼避暑。
夯實產業根基,激發自身“造血”功能,才能邁開步子發展,讓當地回漢群眾的生活更有奔頭?!叭ツ?,我們實施固關古街、游客服務中心、永盛店等文旅項目,旅游領域軟硬件設施不斷升級?!睏顚毾檎f,去年旅游人次突破3萬人,帶動消費350萬元,固關街村700多名群眾共同分享鄉村旅游紅利,全村注冊登記市場主體66戶,崔剛、陳紅霞等村民通過經營特色餐飲實現增收致富。
“鎮上強化發揮統戰作用,引導非公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碧K小輝說,固關鎮引導統戰成員發揮優勢,建立“企業+村集體經濟+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企業家在當地投資建設社區工廠和產業基地。固關街村村集體建成了光伏發電項目、五味子采摘園,帶動200名各族群眾入園務工,相比2019年,村集體收入翻了三倍。
固關鎮還引導統戰人士深入鎮村開展科技下鄉、電商培訓、種植養殖業技術培訓等活動15次,組織開展“高寒川”農特產品展銷宣傳活動,依托電子商務渠道銷售蜂蜜、香菇、山野菜、蕎面等農產品,年銷售額達300萬元。產業發展過程中,當地涌現出一批回漢群眾致富帶頭人,如回族群眾袁虎平,承包土地百余畝種植烤煙,雇傭村里18名留守村民,每人每月增收4000元。
“固關鎮的民族團結是一代代人用真心實意焐出來的?!碧K小輝說,將繼續圍繞鎮村群眾需求發力,加強少數民族干部培養,引導鎮村群眾同心澆灌民族團結進步的“幸?;ā保屒旯沤值膱F結故事在新時代續寫新篇章。